资讯动态
关注“广东科技”
关注“广东软科学”
媒体聚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规划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五年来,广东科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五年来,广东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全省年研发投入总量为3098.5亿元,R&D占GDP比重超过2.88%,比2015年提高0.45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重达到4.58%,比201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等保持全国领先。全省全时当量研发人员超80万人。广东牵头完成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零的突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庆存:
科学上是没有偷懒的 你可以有很多巧劲
巧劲出于艰苦
所以一定要有很坚硬的意志
非要把它搞下来不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陈克复:
激励我们更好地
把自己的技术落在企业上
要真正地进行产学研结合
五年来,广东“大手笔”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对标国家实验室布局组建了10家省实验室,建设近20家高水平研究院。各类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251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1万家增加到超5.2万家;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 张虹欧:
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首位
对我们科技人员是一个很大的鞭策和鼓舞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
以及高水平的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发挥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依托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不断完善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广东正孕育出独特的雁阵型企业梯队: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成为全球科创版图上闪亮的广东名片,大疆创新、奥比中光、小鹏汽车等高成长企业正成为各自领域的“小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以及制造业等广东优势产业快速崛起,一批龙头企业已走向全球舞台。
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主任 胡霞:
广东省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
创新为驱动引领的发展模式
比如说广东的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
在全国是排在各个地方的第一
并且占到咱们整个中国份额的一半以上
这个是非常大的成就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实现体系化布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惠州,中科院“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两大科学装置正在紧张施工,建成后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项目。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办公室主任 王玥:
借助大湾区的平台
有产业的优势 有资金的优势
有人才的优势 有市场的优势
把我们核科学研究和能源方面研究
这个领域做到更好
五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粤港澳协同创新,开展“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等政策创新,实现科技项目、科学基础设施、科普基地向港澳开放,全省财政科研资金直接过境拨付累计超亿元。启动建设2批共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大力支持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刘良:
创新就是一个不竭的动力
它可以使粤港澳大湾区的
创新科技的发展
可以为未来的新型产业的发展
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广东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出台“科创12条”等重磅创新政策,着力打破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上个月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为62.14,连续第四年排名全国首位。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厅长 龚国平:
展望“十四五”
我们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突出原始创新的核心地位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积极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
积极对接全国的创新大局
努力协同港澳
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推动整个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